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篇 |
力学 | 2篇 |
综合类 | 8篇 |
数学 | 277篇 |
物理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物流配送成本优化问题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基本的生成树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详细阐述了改进的生成树编码的遗传算法在物流配送成本优化问题中的运用等关键技术.最后根据此算法设计了一个物流配送优化系统,解决了一个物流配送成本优化问题,效果良好.此系统对于中小型物流公司设计最优物流策略和降低物流成本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实际系统评价问题中,输入输出指标之间往往并非独立,而是存在着复杂的影响与反馈关系.传统AHP-DEA模型直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约束锥,容易使指标权重产生较大偏差甚至出现错误.通过网络分析法(ANP)确定了权重,反向构造了AHP约束锥,并与DEA模型结合,建立了AHP-DEA模型.同时,开展了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基于ANP权重确定的AHP-DEA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多个决策单元均有效而无法区分优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基于最小碳排放的广义TSP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货车由公司仓库向各个销售节点送货这一典型的物流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最小碳排放的广义TSP模型,并利用动态规划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货车行驶路程、运输途中载货量及CO_2排放量,并将货车装载量与CO_2排放量的函数关系体现在目标函数中,与只考虑行驶路程的传统模型相比更具实用性.最后用算例进行了验证,并与传统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4.
利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环境约束下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进行了重新估算,并通过技术创新者研究,分析了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的地区.研究发现:忽视非期望产出的传统Malmquist指数方法会低估物流业技术效率水平、高估物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环境约束下我国物流业ML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效率偏低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所致,物流环境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个别省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收敛性检验表明,研究样本期内,全国以及三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25.
估算了1998-2012年北京城市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建立了北京城市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该阶段碳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城镇化是促进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能源效率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较弱,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北京城市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的集货问题是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集货的效率直接影响农产品上行运输的经济成本。针对偏远农户集货成本高、集货不便问题,设计考虑农户协作的运输模式,建立协作距离最小化模型,实现偏远农户的协作匹配。在此基础上,以运输成本、货损成本、协作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农产品上行集货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的节约里程-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7.
针对多阶段区间信息集结与决策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最小化集结矩阵与阶段区间矩阵之间距离的新方法,寻求更趋近帕累托最优的集结结果,使最终评价值更符合多阶段评价的目标。 首先,根据多阶段专家评价值将区间信息转化为二维坐标点,并将其映射到二维坐标系中。然后,构建区间信息离差最小化集结模型,并基于植物模拟生长算法(PGSA)进行群体判断信息的集结,再通过合成各方案的属性评价值,给出各决策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进而给出最优决策方案。最后,以物流服务商的多阶段绩效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优化企业成品出入库协同服务水平、平衡工作负荷,从而提高企业仓储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细节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仓储入库和出库两个排队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出入库等待时间溢出情景下的两级排队协同服务模型,分析了在排队等待时间控制目标下,出入库员工优化配置方案。该模型引入溢出和串联两个协同服务机制,分三种情景即前方与后方服务台都有空闲,前方繁忙与后方空闲,前方空闲(或繁忙)与后方繁忙,建立了各情景下的系统状态转移方程,求解系统状态的概率,并进而推算出反映系统表现的各项指标,如员工使用率,队列长度,等待时间,以及等待时间超过溢出界值的概率。用制造企业成品出入库管理案例进行验证分析,对企业目前采用的M/M/S出入库排队系统与两级排队协同服务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后者能有效提升出入库服务效率,减少出入库排队系统平均等待时间,降低由于入库和出库两个服务过程效率不均衡而产生的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是提升企业内部物流协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应用可以服务于仓储出入库协同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物流运输网络SUM-MIN双目标路径问题. 基于模糊规划方法提出了一种求解SUM-MIN双目标路径问题的目标函数集成方法,以及集成后目标函数的扩展标号法. 在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时,综合考虑了每个目标的边缘评价和两个目标的整体评价因素,通过对每个目标分配的权重将决策者的偏好充分体现到决策过程中,采用广义的模糊目标集成算子形成了相应的折衷规划模型. 最后,通过实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生鲜类物流配送网络选址-路径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服务质量最优化、物流节点建造成本及物流运营服务成本最小化的多目标两层级物流配送网络选址-路径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并通过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方案.对遗传算法中的算子进行优化,解决了传统遗传算法求解过程中无法求得全局最优解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现象.通过选取通州区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